金秋九月,是开学的月份。作为职业驾驶员的卡友们,也应该贯彻终生学习的理念,积极学习安全驾驶,正所谓“马达一响,集中思想。”由于运价低迷,现在很多车主雇不起司机,一个人开车。因此疲劳驾驶的很多,笔者最近看见了很多卡车的车祸,遂有感而发。安全是运输的第一保障,很多卡友是从汽车兵转型为运输人,在部队和以前国营运输公司时代,会定期组织安全驾驶学习,对于安全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在散户和挂靠时代,安全主要靠个人把握和师傅的传帮带。因此建议卡友们都认真学习一下《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文明操作规范》,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
01职业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很重要
笔者由于工作的缘故,长期到全国各地出差,也有时会跟车体验卡车生活。因此我们经常目睹了各种车祸现场,甚至于有些同行们就遭遇过车祸。而这些车祸和事故不少都与卡车相关。车祸的形态各异:有气温高导致爆胎,车辆撞上护栏,遗撒在路面的轮胎碎片又造成二次事故的;有雨雾天气或疲劳驾驶导致的追尾;有冬天刹车淋水造成路滑导致的侧滑;有装货过高,拐弯时重心偏移导致的侧翻。有些事故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据笔者观察,大部分卡车司机由于是职业驾驶员的缘故,开车是非常遵守规矩的。但少数卡车司机存在侥幸心理,装货超宽超长,占用过多道路资源;长期霸占超车道,让后车被迫从行车道超车;冬天给制动鼓淋水降温,遗撒地面结冰造成道路湿滑;因故障临时停车在应急车道,不开双闪灯;车体太脏,车尾反光条损失或被掩盖,造成夜间后车无法辨认等等。
如果说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品质可靠的卡车对保障交通安全至关重要的话,那卡车司机带来的主动行为也对交通安全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提高驾驶员们的安全意识和协助完善驾驶技巧非常重要。
02开车前的行车检查必不可少
老司机们都知道,发车阶段对安全行车是很重要的,要“一看二查三启动”。看,主要包括看停车周围有无障碍物;停车位置的地面有无可疑的油渍、水渍;轮胎气压是否充足。胎压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因为汽车在行驶中,轮胎会发生压缩及膨胀,即所谓的轮胎变形。特别在轮胎气压较低、车速较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气压异常的轮胎内部温度升高,可能引起爆胎,造成车辆事故。因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胎压需保证在厂商标准的规定值。胎压适当与否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大。胎压不当会增加轮胎的滚动阻力,从而增加油耗。
发车阶段的第二步检查也需在启动发动机前完成。主要包括:检查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水。出车前的检查尤其重要。司机启动卡车前应抽出机油尺查看机油位置是否正常,同时也不要忘记查看一下冷却液和其他油液的位置。将启动钥匙转到接通的位置,查看仪表板的显示是否正常。再依次开启小灯、大灯、雾灯、转向灯、故障灯、倒车灯、刹车灯等进行灯光检查。检查所有的警示信号包括喇叭及报警信号。
最后一步就是启动,也就是在前两项都正常的情况下转动钥匙启动发动机,每次启动时间不要超过十秒,连续启动时间间隔不短于2分钟。冷启动时,踩油门要轻缓渐进,切忌一起动就立即加大油门,因为冷启动时曲轴转速瞬间急升,此时机油来不及输送到轴瓦位置,容易造成轴瓦损伤。
03人是行车安全的最重要因素
在卡车的行车过程中人车配合很关键,驾驶员要有合理的坐姿。通常座椅高度应调整到驾驶者的视线不会被方向盘挡住,并可以清楚地看见所有的重要仪表及街道标志。在调整好座椅的高度后,还要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应将臀部尽量向后靠,以顶到座垫及椅背之间最好。然后注意一下手、脚的位置,把左右手分别放在方向盘九点和三点钟的位置,此时不可以让自己的背部离开椅背,如果离开的话,表示卡友坐得太靠后,必须把座椅往前挪。
从人机工程学来讲,座椅背与椅座呈120度是最舒适的。另外两手要略微弯曲,这样才能灵活地操控方向盘。另外,左右脚的位置除了要将踏板踩到底,还必须能使腿保持弯曲。如果你踩踏板到底时,两腿是伸直的情况,一定要把座椅拉前一点。
很多事故都发生在夜间,所以夜间开车尤其要注意安全,灯光不全不能上路。灯光是夜间行车安全的生命保障绝不能有半点马虎。尤其是前照灯、后尾灯、转向灯和制动灯出故障时,上路行车是非常危险的。夜间开车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疲劳驾驶,现在很多卡友都是单人驾驶,尤其是绿通运输抢时效,疲劳驾驶要不得。
隧道里面也是事故高发的地段。卡友们在隧道中行车时不管照明有多亮,一定要开启大灯开车。这不只是让司机看清路面,同时也让后方车辆能准确地辨别车辆的位置。如果对隧道路线并不熟悉,就要放慢速度,仔细看清地上的标线和反光标志,跟着前车的尾灯走,以免走到对方车道,发生危险。过水深的地方后,要特别注意刹车可能因为沾了水而导致制动系统在短时间内出现刹车力下降的情况。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的原则是让速不让道。对方车要超车或是抢道的时候,应该降低车速让其先行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