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造业,部长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3-03-13 10:57 信息来源:工信微报 编辑:admin 审核:admin 浏览:218

“两会”看制造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为帮助大家全面了解“两会”精神,及时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会前中国机械联印发了《关于组织收听收看“两会”的通知》,要求系统各单位把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同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开设“两会”专题栏目,传递“两会”声音,转发有关权威报道,介绍行业代表建言献策情况,交流系统单位学习体会和贯彻举措,助力全行业深刻领悟“两会”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开局起步、持续发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如何推动工业稳增长?传统产业怎么改造提升?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谈工业和信息化热点话题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正式开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第一位走上“部长通道”,就推动工业稳增长、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今年5G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等热点问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01 谈推动工业稳增长

新华社记者:

金部长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请问,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能否介绍一下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业稳增长?

金壮龙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心和支持。大家都知道,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了40万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6%,工业在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在整个GDP中占27.7%,我国制造业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大家很关心今年的经济发展情况。从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今年1月份、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都在50%以上,说明制造业处于景气区间。从企业的用电、用工、物流这些指标分析,我国工业处于回升向好态势。

刚才《政府工作报告》已经部署了今年的经济发展任务,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因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会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产业升级动力。今年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下一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促进重点行业的增长。工业行业中有一部分行业规模比较大,占GDP比重在1%以上,比如电子、汽车、钢铁、有色、石化等行业。这些行业对稳增长十分重要,我们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稳住这些行业。

第二,加大投资。“十四五”系列规划已经部署了很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我们要实施好,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进产融合作,鼓励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同时,做好外资项目的服务和保障,鼓励外资扩大在华投资。

第三,扩大消费。首先要稳住新能源汽车大宗消费,同时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制造业“三品”行动,就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第四,发挥地方积极性。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出口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新的增长极。支持东北地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协同效应。今年有个好现象,各个地方对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加大。我们要鼓励工业大省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加大制造业发展,为稳增长多做贡献。

谢谢大家。

02 谈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请问金部长,工信部在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金壮龙

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在加强顶层谋划,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指导意见。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我国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下一步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在高端化方面,一手抓基础支撑,一手抓高端装备引领,也就是说一个“顶天”,一个“立地”,重点实施好两大工程。一是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我们要突破一批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二是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要在大飞机、工业母机、深海装备、医疗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标志性的重点产品。

在智能化方面,我们有顶层规划,要实施“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智慧供应链。

在绿色化方面,总体上是“1+4”,“1”即总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4”即四个行业,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这四个行业都制定了碳达峰方案。通过顶层设计我们已经明确了工业碳达峰的目标、任务、途径和措施,下一步就是要一件一件抓落实。这里有几个举措:首先,实施节能减碳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同时要推广应用节能减碳技术,做大绿色环保产业。另外,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比如大家关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废钢、废纸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谢谢大家。

科技部部长谈加强基础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2023年3月5日(星期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出席活动,并回答记者提问。

以下为采访活动图文实录(部分):

主持人: 大家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现在开始。大会新闻中心邀请了三位部长接受大家的采访,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三位部长分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下面,有请科技部王志刚部长。

人民日报记者:近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请问加强基础研究对于建设科技强国有哪些方面意义?科技部如何推动加强基础研究这项工作?谢谢。

王志刚: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要求加强基础研究。这是我们党把握科技创新规律的一个新认识,也是我们国家当前发展阶段对基础研究这个源头活水总开关,对于底层技术、底层逻辑,所谓黑科技、硬科技有更大需求,也是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历史性、现实性的要求。

刚才提到怎么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把基础研究摆在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面向”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四个面向”,按照这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连续四年超过6%,与全国研发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入增速更快。二是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也是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学研究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基础研究属于科技创新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也应该进行顶层设计,我们发布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同时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在创新环境建设、人才评价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基础领域的研究,往往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对于这样的研究工作,我们要努力推动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支持方式、研究生态,要给予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安排。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同时,在评价方面要体现分类评价的原则,对于基础研究的评价和对应用工程的评价,有共性的地方,但同时要有所区别。基础研究讲求十年磨一剑,坐稳坐住冷板凳。

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通过基础研究才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变未知为已知。这些年我们关注几个方面问题。第一个问题,基础研究的问题怎么提准。基础研究前沿是大家没有走过的路,怎么把问题提准,它是一个科学问题,并且是重大科学问题,这是科学家要面对的重点、难点。第二个问题,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非常难得的。怎么解一道数学难题,一个现象怎么发现,怎么总结其中规律,一项科研过后怎么把方法总结出来,这些都是科研最难的地方,都要依靠人,然后才是成果本身。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样有个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研究更需要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包括国际同行的交流。最后一个问题,是基础研究的底层逻辑。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一定要把方法论、科研范式搞清楚。这几方面是科技部在工作中非常关注的,然后才是基础研究、前沿探索的成果。

这些年,我们确实取得了不少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比如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现在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科技可以将它经过一定的工艺、一定的反应,变成工业淀粉。我们在贵州的FAST发现了700多颗新脉冲星,这是基础研究关注问题和基础研究中涉及到的观测分析技术突破,交叉融合形成的创新成果。所以,基础研究的问题提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好奇心驱动,一个是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遇到的难题,从基础上找原理、找方法。

下一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一系列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是加强由好奇心驱动,进行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二是加强由国家战略目标驱动,进行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三是加强市场驱动,进行应用型基础研究。这样使得基础研究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使得我们的基础研究与国家战略、与国家发展目标真正结合起来,而且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请问,科技部将如何进一步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谢谢。

王志刚: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我们提了很多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这使得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要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它也是科学研究主体,在新方法提出、新科研范式形成、新领域研究、新现象解释等方面,以及这些成果怎么转化成技术、转化成高科技产业的各个阶段,都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科技要在整个人类进步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关键作用,科技的颠覆性、扩散性、渗透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这些都需要企业来做。

科技部一直在积极推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在企业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承担中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核心就是要在科技重大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四个方面都把企业作为主体。只有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才能使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都能发挥主体作用。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它是一体的。

下一步,科技部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支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要努力形成一种生态,有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就是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同时不管是国有、民营、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而且在权利、机会和规则三个方面平等支持。

谢谢。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ChatGPT是近期国内外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国内企业也宣布有相关业务布局。请问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何考虑,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谢谢。

王志刚:

ChatGPT出来以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实际从技术本身源头来讲,它叫做NLP、NLU,也就是自然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这两方面已经研究了很多年。ChatGPT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它作为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它的计算方法有进步。同样一种原理,在于做得好不好。比如发动机,大家都能做出发动机,但质量是有不同的。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从这一点看,ChatGPT在技术进步上,特别是保证算法的实时性与算法质量的有效性上,非常难。我们通过计算是可以把人的自然语言进行理解并且进行对话,但是要达到实时效果是不容易的,这方面OpenAI有它的优势。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布局,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进行了很多年,并且有一些成果,但目前要达到像OpenAI的效果可能还要拭目以待。我们也希望,中国的企业也好,国外的企业也好,大家在人工智能领域能够有更多的好成果。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怎么样规范科技伦理,趋利避害。

总的来讲,AI这个领域是大方向、大领域,并且它的影响绝不仅仅在科技领域本身,可能还涉及在其他领域的赋能应用。这方面科技部已经作了很多部署:包括AI本身技术发展的一些课题,已经部署了很多年;中国首先提出AI治理方面的“八项原则”;在AI转化应用方面最近推出智能码头等若干个示范应用场景,推动AI转化应用。

我们希望,既通过科学研究、技术牵引,也通过场景驱动、用户需求,把它结合起来,使得AI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科技作出贡献,也希望从事AI研究、转化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自身能够有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为推动AI发展、以及为国际社会作出中国贡献。

谢谢。

(来源:中国网图文实录)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

3月5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2023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走上“部长通道”,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光明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问,您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部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面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黄润秋: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我理解,中国是一个具有超过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约束性强,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如果走大量排放污染物、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低水平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不可持续,因此必须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党中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各位记者朋友可能从别的渠道也了解到,这十年,我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5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全国地表水I到III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达到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些年,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实践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我理解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理念上,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这三者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在道路和路径选择上,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是在方法上,我们强调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环境质量从源头上的根本改善。第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已经编制了“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行动方案,将一项一项全面展开,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好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统筹好城镇与农村,统筹好陆域与海洋,统筹好新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第三,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监管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努力提升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黄部长你好,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当前形势下,生态环境部将如何在服务和保障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守好生态环境底线?谢谢。

黄润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近十年来,我们在经济总量实现年均增长6.5%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在持续大幅度降低。我们在污染物减排方面,这十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分别超过84%、58%,北京二氧化硫的浓度以个位数的微克来计。PM2.5连续九年下降,累计降低57%,重污染天气比例只占1%左右。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超过了90%。所有这些情况表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另一方面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内在要求、应有之义。所以,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另一方面,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来说,去年我们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环评要素保障。去年一年,生态环境部本级审批180个重大项目,涉及的投资1.9万亿。我们指导地方审批12.3万个项目,涉及投资23.3万亿。这些都为稳经济、促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们的做法主要是“123”,“1”是落实好一套政策,我们出台了相关政策,构建了一套创新的政策体系,既包括同类项目打捆审批,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统筹联动这样一些创新性机制,确保环评审批高效率。“2”是畅通两项机制,一项是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主要针对重大项目。第二项是直达基层、直达中小微企业的咨询服务机制,通过远程在线帮扶、释疑解惑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效能的极大提升。“3”是落实好三本台账,就是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层面三个方面的相关项目环评管理台账,提前介入、定期调度,共同推动这些项目落地。

新的一年,我们仍然会继续用好“123”的政策,继续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评要素保障。同时,还要强调守牢底线,这方面有“345”的考虑,所谓“3”,就是守住“三条底线”:一条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总要求;二是依法依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刚性的,不能动,这个底线不能破,特别对一些重大的、性质比较恶劣的违法行为,我们会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三是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4”是把好“四道关口”:一是环评审批准入关,这里面包括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包括前期的“三线一单”区域准入。二是排污许可关。第三道关、第四道关是兜底的,监督执法关和督察问责关。“5”是重点关注“五类项目”,哪五类呢?比如涉“两高”项目、生态敏感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排放比较高的产业项目,另外涉圈水圈地的公园类项目,还有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项目。对这些项目严格审批、严格把关。

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去年COP15第二阶段会议历史性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请问,在推动“框架”达成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作为COP15主席国的中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后续如何推动“框架”有效落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们能向世界提供怎样的中国经验?谢谢。

黄润秋:感谢这位记者提了一个非常绿色的问题。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血脉。自从1992年联合国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为努力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积极努力。但是我很遗憾的告诉大家,迄今为止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世界各国、国际社会对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给予特别关注,希望在中国的领导下,这次会议成为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转折点,把全球生物多样性带上健康恢复的道路。

2021年10月在云南昆明召开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发表了《昆明宣言》。去年12月,我国领导和推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召开。习近平主席视频出席第一阶段会议领导人峰会和第二阶段会议高级别会议,分别发表主旨讲话和致辞,为这两次会议成功注入了强大政治推动力。刚才,您提出第二阶段会议有哪些贡献。我想,这次会议最大,也是最具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就是推动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也叫“昆明—蒙特利尔框架”,以及一揽子配套政策措施。包括资金机制,也就是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资金,还包括遗传资源数码序列信息落地的机制。这些机制推动达成难度非常大,但是达成以后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说,“框架”和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达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蓝图、设定了目标、明确了路径、凝聚了力量,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这也是中国首次作为主席国领导和推动联合国环境领域重大议题谈判取得成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历程上打下了深深的中国烙印。

接下来后面两年,中国还将作为主席国,推动世界各国落实好“框架”的内容,切实把“框架”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刚才您问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哪些经验可供国际社会借鉴,我想有三个方面: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系列重要理念。这次会议全球有193个国家近2万人参加。这么大的会议上,生态文明成为了大会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样一些重要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也是非常值得世界各国所借鉴的经验。第二,中国的生态保护制度、举措。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设了生态保护红线的机制,把生态功能极为重要和敏感的区域划到红线里面妥善加以保护,陆域红线面积占比超过了30%,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第三,实施的大规模、大尺度的生态修复。国家层面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项目,还有一大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项目,这些工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这些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地方层面,各地加强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修复。现在,大家到各个地方去,都希望沿着治理好的河流看一看,两岸水清岸绿,成了老百姓很好的生活休闲空间,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我们将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赢。

最后,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