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专汽产业出海记:如何靠专用车吸引万名外商?

发布时间:2025-10-24 15:31 信息来源:专用汽车SPV 编辑:管理员 审核:管理员 浏览:20

图片

9月17日,山东省梁山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专用汽车展览会”。这个以水浒文化旅游闻名的小县城,正以另一种方式吸引世界目光——这里不仅是“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基地”,更成为“一带一路”市场上中国制造“走出去”的生动样本。

图片

一、财税贡献逆势增长10.2%!梁山专用车“出海”破局

在全国多地传统产业集群面临产能过剩、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今年上半年税收贡献逆势增长10.2%。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梁山企业深耕“一带一路”市场的战略定力。

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始于1982年,历经42年发展,已成长为集生产制造、汽车贸易、物流运输、服务产业“四位一体”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如今,梁山年产专用汽车35万辆,道路运输类专用汽车产量占全国市场的1/3。

图片

梁山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用汽车产业发展,成立了一名正县级领导牵头的专用汽车集群发展专班,专门协调服务整个产业的发展。自国家倡导“一带一路”海外战略以来,梁山县积极践行,从以往单一的“制造思维”,转战到“市场思维”进行“双循环”布局,通过建立海外工厂、合作运营海外仓、布局售后服务网络,梁山专用车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20余家工厂、47处海外仓、30余个售后服务站,并打造了占地1000亩的海外园区,初步形成跨国运营雏形。

图片

二、自媒体引流、外商涌入:小县城的“国际朋友圈”

“以前梁山靠水浒传吸引游客,现在靠专用车吸引外商。”当地公安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产业自媒体矩阵的精准引流,2024年已有6300余名外籍商人入住过梁山的酒店;梁山县汽车产业协会的执行会长于齐文告诉记者:保守统计,今年外籍人员来梁已经突破了1万人次,其中有百余名外籍人员已经常驻梁山。

图片

这些外商不仅是采购商,更成为梁山产业的“代言人”。来自所罗门群岛的商人表示:“梁山的服务和政府、协会的高效让我重拾信心。”他不仅打算带朋友参加今年的汽车展会,还向当地公安和产业协会赠送了外语锦旗,感谢他们妥善处理贸易纠纷。

图片

杨靖是来自浙江“微蚁科技”的一位企业高管,从去年8月份就已入驻梁山,通过和义乌市政府共同打造的“义采宝”平台,为义乌的外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盈利点,去年仅入驻4个月,便已完成了2个亿的本地交易额;同时,给当地的产业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窗口,受到了梁山当地政府、协会和企业的高度赞扬。

图片

三、“双循环”战略:海外经验反哺本土升级

梁山产业并未满足于“走出去”,更通过国际国内双循环,将海外市场积累的经验、标准和管理理念反馈本土,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鸿泰工贸是当地的一家老牌原材料供应企业,最早只是供给当地企业,通过几年的产品迭代,他们的产品主要供应到欧洲市场,目前已经和国际知名汽车配件企业采埃孚深度合作。

图片

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海外市场的高标准要求,倒逼我们升级技术、优化服务,如今国内客户也受益于此。”梁山县汽车产业协会的张茂廷感慨:“几年前国内市场萎缩,自己年纪也大了,想着自己的汽车配件企业效益不好,干脆关门去上海带孙子吧!但是后来,政府和协会带着我们会员企业打国际市场,大河有水小河满,我们出口的车多了,现在自己的零配件都给厂家供应不过来,满负荷加班生产都无法满足订单需求。”这两位老板,是整个产业多数企业家最真实的写照。

论坛

论坛预告

图片

四、抱团发展:产业党委+服务中心+行业协会“一盘棋”

为具体落实指导产业发展,梁山县委县政府在成立专班的基础上,又批复设立了16个编制、正科级的事业单位——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服务中心,落实县委县政府指示,深入指导服务整个产业的发展。

2014年,梁山县委县政府又鼓励当地头部企业成立了梁山县汽车产业协会,目前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县级专用汽车类协会,还成为了当地第一个国际5A级社会组织。2023年,梁山县在济宁市委组织部备案成立了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链党委,就此形成了“党政行”三方聚力发展的局面。

图片

目前,头部企业间已经形成了交换订单、互补产能、共同生产、协同应对海外需求的局面。黄香博是去年梁山县汽车产业协会换届时,刚当选的年轻的副会长,他的企业聚焦拳头产品,逐步做精做细,面对外商发来的一些其它品类需求,他便推荐协会的其它企业接单;同样的,这些企业接到黄会长擅长的产品,也会把订单交给他来做。

图片

每月定期召开的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链党委会上提到,这看似冰冷的制造业,不仅仅是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而是产业通过细分领域发展,实现“反内卷”、摒弃价格战的有效手段。

更重要的是,经过统一有序的组织,梁山县整个产业在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加强协同联动,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丰富服务产品,构建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这种“全县一盘棋”的模式,不仅避免了内耗,更形成了“梁山专用车”的统一品牌形象。

图片

五、贸易战下的“避风港”:“一带一路”市场成稳定器

面对国际经贸摩擦,梁山产业因主打“一带一路”市场,几乎未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本地企业坦言:“多元化市场布局让我们更具韧性。”目前,梁山专用车已出口至9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超70%。

图片

负责整个车展的展览公司董事长刘洋来自天津,到梁山来创业发展已经近20个年头,见证了这个产业日积月累的发展。特别是在展会经济进入低谷的近几年,迅速转型,带领企业到海外参展,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组团推介当地产品。真正实现了不仅在梁山办展会,还把梁山的展会办到了世界,也因此刘洋在2024年被推举为协会副会长。

图片

分管本届车展的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捷告诉记者,今年过来参展的企业络绎不绝,数量比去年又增加了1/3,而且很多都是慕名前来,看准的就是梁山的市场,相信的就是梁山这片宝地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订单和财富。也因此在今年的招展活动中,比往年轻松了许多,整个展会形成了一位难求的局面。

图片

六、集群扩张带动周边:梁山&郓城双城联动发展

菏泽郓城的杨庄集镇紧邻梁山经济开发区,镇党委书记郭恒杰出生在梁山,现如今看准了梁山县一些企业厂房不足的需求,凭借着在梁山的人脉关系,主动上门,找到了梁山县出口龙头企业凯利重工的同学,希望老总能到他的辖区内开办分公司。这几年,类似的情况不再是秘密,梁山人在周边地区工作的,也逐渐效仿老家的模式开办起了工厂,周边的郓城、嘉祥、汶上,都有梁山人的影子;不仅如此,他们所在地的企业家也开始模仿,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图片

在县级层面,郓城县的分管副县长刚到任,就约见了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服务中心,借助梁山县钢铁集采、汽车产业协会联合团购用电的优势,给郓城当地的企业降低成本;同时联合济南铁路局,计划年底利用本地火车站及其堆场,打造从工厂到港口,从港口出国门的“公铁海”联运通道,通过两城大批量的外贸货物集中运输,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出口效率。

图片

七、产业赋能民生:一所大学、十分之一人口就业

为了充实专用汽车产业人才,梁山县围绕产业建设了一所大学——济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今年刚刚迎来了第1批1300余名学生,学校的师生将通过产教融合,借助学校办在了产业链上的优势,打造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梯队,为产业持续输送人才。

图片

目前,梁山县全县上下8.9万人从事该行业,占全县人口的1/10,全社会形成了支持产业发展的氛围和格局。

现如今,从技术工人到企业家,脸上写满了“获得感”。一位工人感叹:“以前担心失业,现在担心忙不过来!”出海发展带来的产业兴旺释放了积累的产能,更释放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图片

采访手记:

梁山的故事,是中国县域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缩影。从“旅游名城”到“产业新城”,这里没有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以“小而美”的精准战略,在一带一路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当前,全球跨境投资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作为对外投资大国,投资规模还在持续增长。梁山县将带领协会和企业,继续加强海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帮助出海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联合更多的机构和资源,维护本土企业海外合法权益。